10月11日:“补班和调休”

每年的10月1日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——国庆节。而当我们欢度完国庆长假,享受完举国同庆的氛围,时间悄然来到了10月11日。在许多人的日程表上,这一天可能会标记着一个特殊的词汇:“补班”。

1760080277306381.png

“调休和补班”是如何来的?

中国大陆的法定节假日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。 在1995年之前,中国的节假日安排相对固定,例如国庆节、元旦等,都是单日放假,很少形成连续的长假。

1. 1995年:确立“周末半天” 1995年5月1日,《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》正式施行,确立了中国工时制度从“每周六天工作制”向“每周五天工作制”过渡的原则,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,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。

2. 1999年:“黄金周”的诞生与调休的开始 1999年,为拉动内需、促进旅游消费,国务院决定实行国庆节和元旦的“长假”制度。

3. 2023年后调休制度的微调

近年来,社会对“调休”的反感日益强烈。 2023年12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的节假日安排通知,针对2024年的部分节假日进行了微调,体现了对民意的回应:

总结来说,中国调休制度的由来是为了响应经济发展和人民对长假休闲的需求,通过调整周末,实现假期的“集中化”;而“补班”则是为这种集中化休假所付出的时间成本。

2-5.jpg


添加爱秀班班老师微信,获取海量英语口语学习资料以及英语课程优惠活动资讯!

请用微信扫一扫

关键词: 补班和调休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