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,我脑子里还在回响着上节课老师那带着点儿口音的“Good job!”。说实话,来iShow之前,我对“学习口语”这四个字,总有点儿“想象大于现实”的感觉。但几个月下来,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刚从一个“语言黑洞”里被悄悄拽出来,开始能看见点儿外面的光了。

刚开始,“我太难了”的真实写照
你知道吗?第一节课,老师说了一长串话,我脑子里的反应是:“嗯?他刚刚是不是在问我名字?”然后就一脸懵地看着大家,其他人好像都在回应。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像个被遗弃在另一个星球的宇航员,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语言信号。那种“听不懂”的挫败感,真的挺强的。老师当时也注意到了我那种“大脑宕机”的状态,但他并没有强求我立刻理解,而是耐心地用最简单的方式,配合着大量的肢体语言,来讲解一些基础指令。
“开口”的勇气,是被“喂”出来的
说实话,我之前上过一些英语课,但每次轮到我发言,我就像被点了穴一样,大脑瞬间一片空白。iShow这边,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。老师们特别喜欢“抛问题”,而且他们问的问题,往往是你稍微动动脑筋,就能“猜”到答案的。
我记得有一次,老师拿出一张动物园的照片,问:“What animals do you see?”我当时脑子里想的是“我认识那个长颈鹿”,但就是说不出来。然后,另一个同学,一个看起来比我更紧张的女生,居然指着照片,用不太标准的“gir-affe”说出来了!老师立刻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,还全班一起鼓掌!那一刻,我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“松动”了。后来,老师也会用很多“引导性”的问题,或者让我们分组进行“小对话”,在这种“压力”没那么大的环境下,我居然真的慢慢开始“冒泡”了。那种从“不敢说”到“想试试”的转变,来得悄无声息,却又那么真实。

“听力”的小突破,像拨开云雾见月明
听力课,我一直觉得是个“老大难”。但在iShow,我好像找到了点“窍门”。老师不会一上来就放一段“天书”让你听。会先给你一些“关键词”,或者讲一个大概的“故事背景”。然后,再让你听。听完之后,也不是让你“复述”所有内容,而是让你回答几个关键问题,比如“这个人做了什么?”“他去了哪里?”“他有什么感受?”
这种“抓大放小”的听力练习,让我觉得没那么“吃力”。我开始学会去捕捉信息,而不是纠结于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。有一次,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“城市生活”的音频,我居然能大概猜出里面的人在聊什么,甚至能听懂他们在抱怨交通拥堵。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,听力这道坎,好像没那么高不可攀了。
“学习”这事儿,变得有点“上瘾”
最让我意外的是,我居然开始有点“主动”去学英语了。以前都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,现在,我会主动去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用得比较多的句子,看到街上的英文招牌,也会下意识地去读。甚至有时候,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,也会不自觉地开始用一些新学的英语词汇。这种“主动性”的萌芽,让我觉得iShow真的不只是教我语言,更是在培养我对语言学习的兴趣。

所以,iShow国际英语的效果,它“真实”吗?
我的感受是:非常真实。它没有那些“一夜速成”的承诺,也不会让你觉得“学起来太轻松”。它让你经历一个“从磕磕绊绊到慢慢流畅”、“从听不懂到听得懂”、“从不敢听到想说”的过程。这个过程,有挑战,有挫败,但更多的是那种“一点点进步”带来的踏实感和成就感。
添加爱秀班班老师微信,获取海量英语口语学习资料以及英语课程优惠活动资讯!

请用微信扫一扫